邵陽新聞網(wǎng)4月29日訊(通訊員 謝定局 李哲)他是一位干了21年基層工作、連續(xù)7屆擔任村委會主任的“老干部”,也是一位經(jīng)驗豐富的農(nóng)機維修“土專家”,更是一位樂于助人的“好村民”,他是張少庭。2024年9月,因砸自家圍墻退讓菜地為鄰村修路,張少庭被傳為美談。
進退皆為民,“六尺巷”里傳美談
“架橋修路,功德無量?!币呀q笾甑膹埳偻サ讱馐悖f是父親的教育深深地影響著他的一生。
“1968年水東鎮(zhèn)募捐修橋,父親用自己的積蓄捐了20元?!睆埳偻ケ硎荆慨斀?jīng)過這座橋時看到功德碑上父親的名字,驕傲之情便會油然而生。
伴著這份驕傲,張少庭始終奮戰(zhàn)在為民服務(wù)的一線。2024年,已經(jīng)退出村主任崗位10余年的張少庭因為家門口的“六尺巷”再次被大家熟知。
原來,張少庭家門口是連接鄰村石仁村的必經(jīng)之路。這條路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,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村里交通工具增多,這條路已經(jīng)無法達到會車標準,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堵車現(xiàn)象。這個“老毛病”也一直制約著鄰村石仁景區(qū)的文旅發(fā)展,成了卡“脖子”路。
眼看村道拓寬路基與“白改黑”無法推進,張少庭決定帶頭砸掉自家圍墻。“石仁村的旅游如果發(fā)展起來了,我們月塘村跟著沾點光也蠻好啊。”在張少庭的動員下,沿線的鄰居張華立、張貴龍等16戶人家紛紛響應,他們或是拆圍墻或是主動填魚塘,終于在當年國慶節(jié)前將這條原本只有3.5米的道路拓寬至5.5米。
“犧牲小我,方便群眾?!弊咴诟脑旌蟮拇宓郎?,張少庭從不后悔當初砸下的第一錘。
耕耘21載,只為群眾辦實事
(圖為張少庭在幫種糧大戶維修插秧機)
張少庭常說:“村干部就是要為群眾辦實事、解難事。”從1996年擔任村委會主任,到2014年光榮退休,20年間,他帶領(lǐng)大家修水渠、建村級公路,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。
“始終把群眾的需求放在心上,把群眾的訴求記在心頭,用真心真情為群眾服務(wù)?!?996年,剛剛當上主任的張少庭就接到群眾的訴求,“沒有引水渠,農(nóng)田灌溉得不到保障。”月塘村一直以來比較缺水,當時村里只有20米左右的標準水渠,每到農(nóng)忙時節(jié)用水問題嚴峻,盡管旁邊有水庫,但是水無法到達村里的1600畝農(nóng)田。為此,張少庭積極與鄉(xiāng)政府和縣有關(guān)部門對接,陸續(xù)修了總干渠4千余米,到組渠道8千余米,徹底解決群眾農(nóng)田灌溉用水問題。
“到了晚上電壓就不穩(wěn),經(jīng)常沒有電,晚上烏漆墨黑?!钡弥罕娫V求后,張少庭立即與電力公司取得聯(lián)系,安裝了一臺30千瓦的變壓器。由于17個組用電,變壓器超負荷運轉(zhuǎn),張少庭再次組織村民自籌資金將變壓器升級改造成80千瓦。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,家電產(chǎn)品的增多,用電難時時困擾著群眾的生活。為了用電得到保障,張少庭沒少往電力部門跑,變壓器從1臺到5臺再到8臺,現(xiàn)在120千瓦變壓器在村里落地,群眾用電問題得到徹底解決。
要想富,先修路。為了將通到院落路修好,張少庭積極爭取上級資金,按照輕重緩急逐步解決群眾出行難題。為了每一筆資金使用公正公開透明,張少庭要求每個組每條路竣工就刻碑紀念,資金使用清楚明白。
退崗不褪色,桑榆非晚映初心
“當了一輩子農(nóng)民,閑不住,看到我曾經(jīng)帶頭完善了水利的田地拋荒,很心疼?!蓖诵莺蟮膹埳偻タ吹街苓呉恍┻吔翘镏饾u拋荒,就流轉(zhuǎn)過來,已經(jīng)達到30余畝。他說自己有插秧機、犁田機、收割機等機械,拋去成本,每年純利有3萬余元。平時到了農(nóng)忙時節(jié),附近的群眾需要幫忙插秧了也都會免費去幫忙,“朋友間幫忙就一餐飯、一壺酒,大家高興就行了。”誰家的農(nóng)機壞了,打個電話給老張就趕過去了,去年還幫鄰村東田村維修了10余次?!拔覍W機械學了8年,一臺機車拆開后,能全部組裝好?!睆埳偻プ院赖卣f。
“雖然張主任沒在村里工作了,但是村里情況他都了如指掌,他會耐心細致地教我們?nèi)绾翁幚砑m紛、如何做好群眾工作,把多年積累的基層工作經(jīng)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。”在村干部向衛(wèi)軍眼里,張少庭退崗不褪色,這幾年村里開展基層社會治理“六零”工作法,張少庭第一個站出來支持。去年,村里兩戶人因為修房子產(chǎn)生了矛盾,張少庭及時出面調(diào)解,“遠親不如近鄰,低頭不見抬頭見的,要鄰里和氣,以后總有搭把手幫忙的地方?!睆埳偻サ囊幌?,很快讓雙方握手言和。
“只要大家需要我,只要我還干得動,我會一直做下去?!碧爝叺耐硐荚谶h處的雪峰山升騰,夕陽映照下的張少庭用行動踐行著進退只為群眾的初心!